/*banner*/ /*banner*/
广告图片1 广告图片2 广告图片3 广告图片4 广告图片5 广告图片6
木业知识
关于黑木雕的文化。
作者:0755gwwl66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15-1-17 15:50:42  点击:3055
       黑木产于非洲大陆部分热带原始森林中,树高数米至十数米,生长周期缓慢,可能因为人工砍伐,目前很少具有森林的规模,无法以大宗原木的形式出口,而是被艺人制成工艺品出售,那就是闻名遐尔的非洲黑木雕,非洲邦语称为格尼里莫戈尼(gnirimokoni)。 也许类似于中国的红木,黑木在非洲是一种名贵木材,除了比较稀有,重要的是黑木本身具有非常优秀的特质。黑木呈黑褐色,横截面和纵切面都展现出美丽流畅的纹理,木质致密而坚硬,比重远高于我们常见的木材,因此丢在水里一个劲地往下沉。黑木树干并非通体皆黑,其外形与一般树木并无两样,原来黑木树只有内部才呈黑木质,一颗直径为30cm的黑木其有不到20cm直径的黑木质,但与外围的白色木质间界限清晰并呈现连续生长。作为一种植物学名,居然在法文辞典中找不到,请一名法国收藏者翻译,写成vrai bois lourd nois,意为“真正沉重的黑色木材”,中国无该种物种木雕非洲大陆原生民族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而乌木雕又是东部非洲特有的木雕形式,以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的乌木雕最为出名。  
乌木木雕艺术的起源   
      乌木木雕艺术的起源与马孔德部落的兴衰迁徙密不可分,马孔德部落有几个分支,其中以乌木雕见长的马孔德人原本聚居于现今莫桑比克东北部的喀伯-戴尔嘎多地区。由于非洲南部班图族人的向北扩张,喀伯-戴尔嘎多的马孔德人于1800年左右开始向北迁移回避,直到欧洲殖民者完全占据东部非洲后才停止。随着乌木雕的商业化进程,乌木雕艺人逐步向城镇集中,其中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集中了大量的马孔德乌木雕艺人及其后代。乌木木雕的技艺从家族式父子传授逐渐发展成作坊式师徒传授,而木雕造型从一脉承袭、模仿托生为主到销售商根据买主要求而设计造像。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和阿鲁沙等地的乌木木雕作坊,由于作坊主以较雄厚的资金控制原材料和制作工具,从而控制了坊中的工匠及其技艺。乌木是一种质地密实的木材,木色黝黑,重如铸铁,目前国际市场上1立方米乌木材的售价在2万美元以上。雕刻界一致认为,尽管擅长乌木雕刻的马孔德人也迁徙到了东非其他国家,但主要还是定居在坦桑尼亚境内的这支马孔德人。在过去100年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创作动力的变化,他们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乌木木雕风格。这种风格既显示着马孔德人的内心世界,又体现出外部世界对世间万物的认知。   
乌木木雕走向国际市场   
      马孔德乌木雕分为实用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目前流行于东非乌木雕坊间的艺术木雕的雕刻主题主要体现出东部非洲历史上的3个主要时期: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和独立后时期。前殖民时期的木雕主题多是部落礼仪性质,如少男少女成年礼上使用的礼仪器物,具有浓厚的部落道德规范原始宗教教义和礼仪繁文缛节的色彩。例如在实用性木制用品上,花纹图案的多寡、器形的大小、额外装饰的有无,均是体现马孔德部落中长幼男女尊卑有序的标志。马孔德早期少有的动物造像雕刻主要是用来驱邪避疫、招财祈福。此类木雕主要是供放置在屋顶或家中特定位置,或者嵌于其他家具中。葡萄牙殖民者以及后来先后统治东非地区的德国英国殖民者是东非乌木木雕最早的出口推销者。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不少马孔德木雕艺人来到坦桑尼亚东南部的马萨西,并且逐渐在这个毗邻莫桑比克的地方聚集成一个莫桑比克马孔德移民的小“国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更多欧洲人南部非洲欧洲移民后裔布尔人涌入坦桑尼亚,马孔德乌木木雕的成品量开始增加,其中尤以动物和人物的造型为主。而此时的乌木雕成品也开始批量向葡萄牙、意大利、德国和英国出口。独立后时期乌木雕造像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人自身开始成为乌木雕刻的主题:人类生活的百态、人类喜怒哀乐的表情、人类的各族各行各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传递消息的信使、哺乳中的母亲、抽水烟谈天的长者们。精品乌木木雕必须是在完整的木材上完成,不能有断裂、不能有拼接、不能杂以树皮杂色。但是随着乌木资源的减少,不少工匠开始以其他木材“鱼目混珠”,他们用黑色鞋油把木雕涂抹打磨得与乌木十分相似,唯独在重量上与真正的乌木难以相比。即使是质地同样密实的柚木,在重量上还是难与乌木相提并论。在东非3国中,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是集乌木雕制作和销售于一身的国家,其他东非国家主要是转卖乌木雕成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发展,东非乌木雕也随着游客向更多的国家流传,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耳濡目染,渐渐了解到东非木雕和马孔德木雕。 木雕是非洲大陆原生民族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而乌木雕又是东部非洲特有的木雕形式,以坦桑尼亚、肯尼亚和乌干达的乌木雕最为出名。   
乌木木雕艺术的起源   
      乌木木雕艺术的起源与马孔德部落的兴衰迁徙密不可分,马孔德部落有几个分支,其中以乌木雕见长的马孔德人原本聚居于现今莫桑比克东北部的喀伯-戴尔嘎多地区。由于非洲南部班图族人的向北扩张,喀伯-戴尔嘎多的马孔德人于1800年左右开始向北迁移回避,直到欧洲殖民者完全占据东部非洲后才停止。随着乌木雕的商业化进程,乌木雕艺人逐步向城镇集中,其中在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集中了大量的马孔德乌木雕艺人及其后代。乌木木雕的技艺从家族式父子传授逐渐发展成作坊式师徒传授,而木雕造型从一脉承袭、模仿托生为主到销售商根据买主要求而设计造像。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和阿鲁沙等地的乌木木雕作坊,由于作坊主以较雄厚的资金控制了原材料和制作工具,从而控制了坊中的工匠及其技艺。乌木是一种质地密实的木材,木色黝黑,重如铸铁,目前国际市场上1立方米乌木材的售价在2万美元以上。雕刻界一致认为,尽管擅长乌木雕刻的马孔德人也迁徙到了东非其他国家,但主要还是定居在坦桑尼亚境内的这支马孔德人。在过去100年中,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创作动力的变化,他们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乌木木雕风格。这种风格既显示着马孔德人的内心世界,又体现出外部世界对世间万物的认知。   
乌木木雕走向国际市场  
     马孔德乌木雕分为实用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目前流行于东非乌木雕坊间的艺术木雕的雕刻主题主要体现出东部非洲历史上的3个主要时期:前殖民时期、殖民时期和独立后时期。前殖民时期的木雕主题多是部落礼仪性质,如少男少女成年礼上使用的礼仪器物,具有浓厚的部落道德规范、原始宗教教义和礼仪繁文缛节的色彩。例如在实用性木制用品上,花纹图案的多寡、器形的大小、额外装饰的有无,均是体现马孔德部落中长幼男女尊卑有序的标志。马孔德早期少有的动物造像雕刻主要是用来驱邪避疫、招财祈福。此类木雕主要是供放置在屋顶或家中特定位置,或者嵌于其他家具中。葡萄牙殖民者以及后来先后统治东非地区的德国和英国殖民者是东非乌木木雕最早的出口推销者。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不少马孔德木雕艺人来到坦桑尼亚东南部的马萨西,并且逐渐在这个毗邻莫桑比克的地方聚集成一个莫桑比克马孔德移民的小“国中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更多欧洲人和南部非洲欧洲移民后裔布尔人涌入坦桑尼亚,马孔德乌木木雕的成品量开始增加,其中尤以动物和人物的造型为主。而此时的乌木雕成品也开始批量向葡萄牙、意大利、德国和英国出口。独立后时期乌木雕造像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人自身开始成为乌木雕刻的主题:人类生活的百态、人类喜怒哀乐的表情、人类的各族各行各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如传递消息的信使、哺乳中的母亲、抽水烟谈天的长者们。精品乌木木雕必须是在完整的木材上完成,不能有断裂、不能有拼接、不能杂以树皮的杂色。但是随着乌木资源的减少,不少工匠开始以其他木材“鱼目混珠”,他们用黑色鞋油把木雕涂抹打磨得与乌木十分相似,唯独在重量上与真正的乌木难以相比。即使是质地同样密实的柚木,在重量上还是难与乌木相提并论。在东非3国中,坦桑尼亚和肯尼亚是集乌木雕制作和销售于一身的国家,其他东非国家主要是转卖乌木雕成品。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发展,东非乌木雕也随着游客向更多的国家流传,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耳濡目染,渐渐了解到东非木雕和马孔德木雕。
 

网站首页 凯艺简介 产品展示 电子图档 经典案例 现场制作 新闻动态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南京凯艺木业雕花厂
苏ICP备17003586号-1